孩子的选择与培养需结合门派需求、战斗定位及资源投入综合考量。主流孩子类型分为辅助型(如仙力、魔劲激发)、功能型(如小神医、小财神)及输出型(如大天师LG孩子)。辅助型孩子适合多数门派,能通过状态技能提升团队整体战力;功能型孩子侧重特定场景,如小神医的群体治疗;输出型孩子则需较高培养成本,但能补充队伍伤害缺口。种族结局中,仙族孩子法伤成长突出,魔族孩子物理输出强势,人族孩子均衡但缺乏特色,需根据父母种族随机继承。
养育系统的核心机制围绕养育金、疲劳值与叛逆值展开。工作获取养育金用于学习提升属性,疲劳值过高需通过娱乐降低,连续同类行为会增加叛逆值。一岁前需针对性学习以满足拜师属性要求(通常两项属性>50),拜师后每3-7次行动可能触发师门任务,提交指定装备可提升属性。两岁后解锁养猪等高收益工作,但需消耗50万梦幻币/次。快速养成需9天(216次行动),常规需20-30天,需平衡效率与成本。
穷养成本约500万梦幻币,仅满足基础功能;富养需2500万以上,包含师门任务、特殊行动及高阶道具。关键道具如玉灵果、瑶池蟠桃等需提前收购,每样准备3个即可应对随机需求。属性分配需优先核心项,如法系孩子侧重智力与念力,物理孩子专注武力与根骨,无效属性需尽量压缩。新版孩子属性独立计算,1650点以上为高属性标准,需通过优化学习次数与奇遇触发实现。
实战表现与战术适配是最终检验标准。辅助孩子中,仙力激发(PT/WZ门派)增强法系输出,魔劲激发(DF/WDD)提升物理爆发,悬壶济世(HS)提供治疗支援。输出孩子仅大天师LG孩子具备稳定法伤优势,物理孩子因技能与内丹限制逐渐边缘化。特殊结局如小财神(防须弥)、假无常(小慈航)适用特定战术,但培养周期长。孩子入场技能(如朗朗乾坤解封)与门派技能(如六道轮回、逆鳞)能改变战局节奏,需根据队伍配置灵活选择。
成年孩子需每日维持温饱≥80以防降级,离线时可支付10万/天寄存马婆婆处。版本更新可能影响孩子强度,如近期LG孩子因法伤成长调整成为主流。建议养成前明确目标,若中途触发稀有奇遇(如三次仙族心得交流),可转向更稀有结局(如三清小祖)。专业属性计算工具能精准分配点数,避免资源浪费,但需结合实时版本数据调整策略。